浏览次数:次
推进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坚持做强特色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县域经济实力稳步提升。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猕猴桃完成高接换头、土壤改良4万亩。我县猕猴桃以52.09亿元连续七年稳居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猕猴桃类第一位。“周至猕猴桃”荣获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最具影响力十大品牌、我县被评为全省“现代农业强县”。苗木花卉产值达6.02亿元,蔬菜年产量达22.5万吨。楼观润德农业成功创建市级农业产业联合体,全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7个,培育家庭农场14个。
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丰硕。围绕扛责任、抓整改、防返贫、补短板、强机制、促提升,全面落实“12345”防返贫预警监测帮扶机制,持续深化产业、就业帮扶,整合涉农资金3.25亿元,实施项目282个。网络招聘、点对点劳务输送,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2.39万个。消费扶贫实现销售39.92亿元。剩余建档立卡贫困户823户1700人如期全部脱贫。移民安置点配套设施更加完善,马召安富园社区被评为全国“十三五”美丽搬迁安置区。苏陕扶贫协作完成投入3893.55万元,实施项目29个。通过了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国家成效考核第三方评估。
着力补齐短板,乡村振兴稳步推进。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完成90%,2468个村民小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全面完成。投资6668万元,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35个,铺设污水管道588公里,改造提升农村无害化厕所1.1万座。坚持“八清一改”“八不八保”,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90%。20个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投资1200万元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保障群众安全出行。25个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全部完工,成功创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5个、美丽庭院3417户,全市“美丽庭院”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
推进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坚持做强特色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县域经济实力稳步提升。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猕猴桃完成高接换头、土壤改良4万亩。我县猕猴桃以52.09亿元连续七年稳居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猕猴桃类第一位。“周至猕猴桃”荣获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最具影响力十大品牌、我县被评为全省“现代农业强县”。苗木花卉产值达6.02亿元,蔬菜年产量达22.5万吨。楼观润德农业成功创建市级农业产业联合体,全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57个,培育家庭农场14个。
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丰硕。围绕扛责任、抓整改、防返贫、补短板、强机制、促提升,全面落实“12345”防返贫预警监测帮扶机制,持续深化产业、就业帮扶,整合涉农资金3.25亿元,实施项目282个。网络招聘、点对点劳务输送,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2.39万个。消费扶贫实现销售39.92亿元。剩余建档立卡贫困户823户1700人如期全部脱贫。移民安置点配套设施更加完善,马召安富园社区被评为全国“十三五”美丽搬迁安置区。苏陕扶贫协作完成投入3893.55万元,实施项目29个。通过了国家脱贫攻坚普查、国家成效考核第三方评估。
着力补齐短板,乡村振兴稳步推进。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完成90%,2468个村民小组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全面完成。投资6668万元,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35个,铺设污水管道588公里,改造提升农村无害化厕所1.1万座。坚持“八清一改”“八不八保”,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90%。20个农村片区化中心社区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投资1200万元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保障群众安全出行。25个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全部完工,成功创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5个、美丽庭院3417户,全市“美丽庭院”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
主办单位:周至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周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联系地址:周至县老城东街37号 邮编:710400 联系电话:029-87111571 传真:029-87116490
网站标识码:6101240012
陕ICP备13007784号-2
陕公网安备 61012402000110号
主办单位:周至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周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地址:周至县老城东街37号 邮编:710400
联系电话:029-87111571 传真:029-87116490
网站标识码:6101240012
陕ICP备13007784号-2
陕公网安备 61012402000110号